第680章 这就是英雄存在的意义(1 / 2)

随着新一期报纸的发行,秦赵边境的一些细节之事也渐渐传遍了天下。

逃难的赵国民众数以万计,赵国朝廷却无动于衷。

有人饿到直接生啃树皮。

有人因无力暂时坐下休息,却自此后再也站不起来。

有人走着走着就死了。

有人不愿意丢下已死的亲人,带着尸体前往秦国——因为浅埋的尸体一定会被野生动物吃掉,甚至不止野生动物。

有人……

易子而食只是发生在初期。

因为到了后期,许多人已经没子可吃了……

秦国开始调集资源往东部边境,不断的疏导前来的难民分散前往各地以定居,曾经世仇的两国人,在这场‘天灾人祸’之下再次走到了一起。

李缘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古代底层百姓的饥荒,这让他心情十分沉重。

这还只是赵国南部这一小片地方的灾难。

那历史上,那些更广大的灾难呢?

赵国南部还只是一小片产粮区,如果出事的是魏国和南阳郡这两个地方呢?

国师府。

李缘呆呆的坐在池塘边,鱼漂动了,但他毫无反应。

好几天了,他脑海里依旧是当初那两个小孩互相搀扶着远去的画面。

他是有超能力,可以随时去任何一个地方,杀死任何一个人。

但他无法救人。

他的能力很强,却还是强不过善良和怜悯,这让他很是痛苦。

他给边境郡县打了招呼,让他们在前来的难民里留意一下一对姐弟。

她们能走到秦国吗?

他不知道。

“好不容易上鱼了,你却在这发呆?”嬴政走到他身边,拿过他的鱼竿钓了起来。

李缘没心情理。

嬴政理解,而他安慰人的方式很特别。

“你知道你们后世42年的豫省吗?”

“知道。”

李缘说出了这两天来唯一说出的两个字。

那一年,豫省爆发了极其严重的灾荒,而当时的华夏因为正爆发战争,也没人去救灾。

“不,你不知道。”嬴政说。

李缘扭头,有些疑惑。

“你要是知道,就不会因为看到那些灾荒场面而消沉这么多天、以至于让张苍怀疑你出问题了来叫我。”

李缘感觉他在讽刺自己。

……

38年,豫省还是阡陌纵横、良田无数的大平原。

同年6月9日,某光头炸开黄河大堤,敌人没杀多少,却水淹了自己人。

豫省从平原变成了汪洋泽国。

41年,豫省又遇到大旱。

42年,旱灾加重,降水量为华夏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

然后,一场席卷豫省甚至波及周边省份的蝗灾,彻底打垮了豫省的生产,整年颗粒无收。

尽管如此,当时豫省的负担从未减小。

38~42年,连续五年,豫省哪怕在受灾的情况下,征粮数额全国第一。

43年,豫省在天灾人祸下彻底被榨干。

能逃的人都走了,少数不愿意走的人,在吃完了包括但不限于草根、树皮、麦秸、观音土、大雁粪等等一切可入嘴之物后,成为故土的养分。

当时有一个记者,在经过豫省时曾写下过一段报道。

“在虎牢关的坡下,我逢到一个小孩子,看样子刚刚学会走路,还左右摇摆;

几个乡下女人对我说,这是刚才一个从广武逃荒来的人丢下的,你积积德,把他带走吧。

我没有带他的办法,只是叹息,望着那高不盈尺的影子,渐离渐远,慢慢的向西走去。”

记者还记录了其他的许多事。

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