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大萧条前的膨胀(中)(1 / 2)

这里是余姚慈溪一个装卸码头,陈继业对于时煌等人摆摆手,示意他们换小船到县城。

揽着刘宗敏道,“掌柜们需要了解一下余姚的货价,明日离开,咱们去喝两杯。”

“原来如此,那陈总管请。”

两人骑马离开,到慈溪镇去了,于时煌等人换了一艘小船,让舟山一个掌柜带着,向余姚县城而去。

刘宗敏驻地在慈溪,李自成驻地在上虞,谢秉敦驻地在老家泗门镇,他们都没有到绍兴和宁波府城,原因很简单,绍兴府城为了书院的名头,不想听大儒哔哔,宁波府城则过于靠近舟山,不宜驻守。

小船向县城前进,于时煌等人在船上看着原野里密密麻麻的桑树,以及桑树之间不停出现的蚕房,不知道在想什么。

掌柜指一指四周,“诸位大人,以前江南一年养蚕四次,现在可以一年养八次,听说苏州有人一年能养十二次,桑树在北方会掉落叶子,这里有时候会,有时候不会,若桑叶掉落,就得用其他饲料养蚕,不过,依旧是春蚕最好。

同样的一亩地,以前种桑种棉,是种庄稼的两倍收入,现在是六倍,桑林、棉麻越来越多,只保留少量口粮地,百姓靠摘树叶养蚕生活。”

于时煌立刻问道,“那百姓收入有多少?”

“一月四两银子左右。”

“可以呀!”史可法立刻接茬,“这不是与京畿熟工差不多嘛?”

掌柜摇摇头,“京畿一石粮不到二两,江南一石六两,布匹价格倒是差不多。”

“百姓为何不种田?不是很贵吗?”史可法再次追问。

“收入不行啊,一年三石,一亩地不过18两,种桑养蚕可是百两。”

几人对视一眼,面露惊讶,史可法点点头,“江南真是富裕。”

“史大人说错了,江南不只是粮食贵,油盐酱醋酒贵的离谱,缺少粮食,什么都贵,北方酱油和醋都卖到江南了,一壶酱油三两银子,一壶酒五两、醋油都差不多。”

史可法差点把下巴惊掉,“百姓都如此富裕了?”

“白天黑夜干活,否则活不了。”

“百姓没田?”

“没了,诸位大人所看到的田,都属于士绅豪商和米脂伯驻军所有,种田活不了。”

史可法挠挠头,“这是什么道理?”

李素轻咳一声,“史大人,种田能力有限,一个人累死也种不了多少,若你种棉种桑,士绅又不要你的生丝和棉花,一年就破产了。”

“所以江南没有种田,全是长工?”

掌柜点点头,“没错,每人每年干活可以收入五十两。”

史可法差点说盛世,嘴唇哆嗦了一下,憋出三个字,“蚕吃人…啊。”

骆养性想不通他们为何不害怕,犹豫问道,“他们觉得咱们离不开江南的布,所以有恃无恐,不害怕进攻?”

掌柜摇摇手,“小人不懂,可能是这么想的,也可能是他们认为有自保能力,上位进攻江南得不偿失,不如做生意。”

“啥意思?”

“养军啊,米脂伯李自成现在有三万强军,非常强,两万战马是咱们卖给他们的,还有一万火铳,弓箭手装备雁翎刀和佛郎机,比以前大明营兵强大。”

几人怔怔对视一眼,心中对陆天明充满恐惧,陈继业也是神人,‘资敌’能做到这地步。

没有强军,他们还不放心做生意呢,但这个强…只要去北方军营看看,就知道再强也是堆狗屎,漫天炮火之下,一切都是个虚幻。

还没到余姚,就看到一群衣着光鲜的男女在城郊嬉戏,掌柜看一眼就知道,这些人是商号东主、掌柜、驻地军官的孩子,读书闲暇在玩闹。

他们的玩闹很‘闹’,一群人牵着几十只狗,食盆里全是肉食,喊叫声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