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里。
一场缩小版的“朝会”正在开着。
只是与会者中可能只有嬴政乐意开,其他人都不乐意。
官员们宁愿没有这个“殊荣”。
哪怕是李缘,原本觉得很乐意,但在嬴政提醒过后也尴尬得有点不乐意了。
家人们,谁懂啊!
被自己打压的下属们看出了自己也只是棋子的尴尬……
不过李缘在这种事情上一向心大。
尤其是自己打压的还是一群本就不是好人的家伙,他就更没负担了。
无非就是尴尬点而已。
但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路爱卿,我记得你祖父当年来秦时,是只身一人来的吧?”
嬴政看向跪在最前方的那人,语气温和,仿佛和这些官员之间毫无任何摩擦一样。
官员点了点头,语气颤抖:“是,当时臣祖父因为在韩被迫害,不得已逃亡秦国。”
“是啊,你祖父后来让你们带着家财来秦时,韩国还曾派人追杀过你们,是当时巡逻的一支边军救下的你们,随后你祖父为了表达忠心,不仅亲手杀了与韩国宗族有姻亲的小儿子,还把你们这些子弟都放在秦韩边境,意喻为国守边之意。”
“大王还记得这些?”路义表现得很是感动。
嬴政点了点头:“寡人当然还记得,不仅记得你祖父,还记得你父亲,你父亲当初在攻楚之战中负伤两次,家族赏赐也多是那一次得来的吧?”
“是的,臣感激大王还记得啊!”
路义感激涕零。
这一幕让其他臣子也都心中微微一震。
紧接着,嬴政又点名了另一个官员。
“刘爱卿。”
“臣在!”
“你的家族是在场所有官员中对秦功劳最大的,寡人记得你家先祖是一百多年前来的秦国吧?”
“大王英明!臣先祖来秦国还是在惠文王时期,当时臣先祖是……”
“因为跟随张仪出使有功而受赏,后来你曾祖父最高官至御史大夫。”嬴政补充道。
“臣多谢大王厚爱!”
“不仅寡人,历代先王也对你家很是厚爱,用国师的话来说,秦国与你家可谓是双向奔赴啊!”
李缘再次感到了一丝尴尬。
底下,一些官员也偷瞄了他一眼。
嬴政还在说着。
他又点名了十几个官员,官位各不相同不说,家族来秦国的时间和原因也不相同,但却几乎涵盖了各种方式。
有人祖上曾经只是六国平民,却在当初商鞅变法时来到秦国,是第一批因军功爵受益的人,再加上后来的子孙们努力,让家族最高者一步步从地方小官做到了中央。
还有人是被六国迫害来的前贵族或官员——当然,政治上的迫害大部分无非就是谁输谁赢,赢家获得一切,输者被迫害。
来到秦国后,因为当时秦国还不强大,对这些六国来的人才极其优待,让他们从朝廷边缘一步步走向中央。
还有人曾经是寒门子弟,后来攀附得势贵族,随后从门客开始被举荐入朝,变成朝廷上的手下,再到后来独立成势或者成为政治同盟,实现家族复兴。
还有人……
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是家族本来就在秦国且一直强盛的,至少嬴政点名提到的十几个官员中,只有三个是这样。
这让李缘心里有些感慨:秦国的成功,除了历代秦王和老秦人的拼搏外,他们敢于用人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你别管当时秦国是因为落后苦寒之地没人才而对六国来一个用一个、还是他们发出高官厚禄的待遇砸人,又或者是有人因权势而自己跑来秦国。
以现实而论,秦国确实对人才做到了“不看出身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