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的就是天下太平,天下太平了,我们这些穷苦人才有活路。”男子厉声说道,说话之间眉宇间似有英气回转。
男子的话掷地有声,听的四周百姓纷纷鼓掌应和。
西北多义士,司徒景春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啊,如此浅显的道理他是现在才懂,想明白这点的司徒景春不免自嘲一笑,怪不得之前素素姐老说自己是个孩子,他的身份看似尊贵是司徒剑阁的少阁主,可是有些问题他居然看的都没有一个平头百姓看得深,他还是太年轻了,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的环境中,被冠以天才之名,自然不会明白普通穷苦人的难处。
现在想想,能离开交州来到定州,对他来说还真是件好事。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八个字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在下受教了。”司徒景春起身冲着眼前男子拱手行礼。
说完后便离开了茶馆,走在苍同城街头,司徒景春感到一丝迷茫,是发自内心的迷茫。
他司徒景春是司徒剑阁百年来最为出众的天才剑客,他三岁感剑,七岁练剑,十五岁练出剑气剑罡,二十出头的年级就悟出了剑意,手握十大名剑中的岳光剑,放眼天下剑客,就算是剑仙易子推也难出其右,这一辉煌的履历,足以让他在江湖上名声大噪,只需要时间磨砺,他定会成长为比肩易子推的剑术大家,但是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算他把剑练到了天下第一,能干什么呢?就算他名震了武林,又有什么用呢?
越走越迷茫,越走越感到心烦意乱的司徒景春叹着气朝着宁府走去。
走到一半,突然看到街边告示栏上贴着的告示,由定州府衙亲自发出的征兵告示。
护国安邦,名垂青史!
这八个字映入司徒景春眼中,让迷茫的司徒少阁主突然眼前一亮,此刻的他好像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也突然明白了许多。
都说人的成长是在一瞬间,他司徒景春这辈子有两次成长,第一次是在苍同城面对素素的时候,他有了春心萌动,有了心之所向,那是他第一次成长,为了素素姐他悟出了剑意,成就无上剑道宗师;第二次成长便是现在,他明白了何为大丈夫,何为立于天地,何为真英雄。
返回宁府的路上,他脚步轻快,嘴角上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这一刻的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周秉业将军和姚叔能在镇南关一守就是二十年了,他们难道就不知道外面的生活要比关内幸福的多吗?他们知道,他们什么都知道,但是他们还是留在了那里,因为他们知道,那不是他们想要的幸福,想一想,日后的交州百姓在提到镇南关的时候,来上一句,周秉业将军是个英雄。就这一句话便让人觉得幸福,这才是周秉业他们的幸福。
什么武林高手,什么天下第一,那不过都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英雄不会,他们是需要被敬重的,是要在史书上留名的,是真正的大义之士。
大义,大义,他司徒景春也想做个大义之士。
来到宁府门口,望着头顶的鎏金牌匾,司徒景春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素素姐一直对宁家五公子念念不忘了,他做的是大事,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黎民苍生的大师,甚至比周将军和姚叔所做的事还要大。
他可以忍受殷都纨绔的骂名,可以忍受父母被枉死的悲痛,可以忍受君王挑衅的蛮横;他只不过比自己年长一岁,可和他比起来,自己真的和三岁稚童无异。
夜幕来临,一整天心不在焉的司徒景春晚上独自一人坐在院中亭下,素素带着糕点茶水走过来,坐在他面前,伸手递给他一个豆糕,“一整天心不在焉的,饭也不吃,是有什么心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