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丧家之犬孔夫子(2)(1 / 2)

城外的端木赐、冉求等人苦等了孔子半天,见孔子始终未出城,也急了。

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都进入新郑去找孔子。

新郑,那可是郑国的都城,在没有手机电话的那个年代,入城找人谈何容易?

端木赐等人逢人便问,但却一直没有打听到孔子的下落。

正着急呢,突见前方茶馆一位身着长衫、丝巾束发的儒雅人士,带着几个随从正在喝茶。

端木赐上前施礼问道:“请问先生,可曾见到一位身材高大、须发霜染的老者?”

儒雅人士正是姑布子卿。姑布子卿微微一笑道:“东门外有一老者,身长九尺有余,生一双河目,阔额高颧,头似唐尧,颈似皋繇,肩似子产,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累然若丧家之犬。”

说罢,姑布子卿哈哈一笑,不等端木赐致谢,带着随从上马离去。

端木赐等人哪还敢停留?

急奔赴东门外,远远地望见孔子等三人正优哉游哉闲逛哩。

见端木赐等人寻来,孔子非常高兴,心情愉悦的他快步迎上去,问道:“子贡,你等怎知我在此处?”

端木赐与冉求对视了一眼,冉求愤愤道:“刚才向一个家伙寻夫子,那家伙指点说夫子在这里。不过,那家伙也实在太无礼了......”

仲由听说有人对孔子无礼,顿时就要发作,孔子心情正好,示意仲由不要乱来,对冉求道:

“郑人遭遇新败,对外国人戒备颇深,勿需要理睬,我等早日离开就是。”

端木赐连连摇头,道:“夫子,难怪我等气愤,那家伙居然说夫子若丧家之犬,真是岂有此理!若不是急着寻到夫子,我等定不轻饶那家伙!”

孔子一听就明白了,连连摆手道:“你等休得乱来,那人是否身材修长、青衫白巾,一副儒雅之貌?”

冉求怔了一怔,问道:“夫子见过此人?”

孔子哈哈笑道:“此人乃世间第一相士姑布子卿是也。”

然后,孔子又将刚才姑布子卿为自己相面之事讲了一遍,再次解释了丧家之犬的意义,最后感慨道: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我着实开了眼界。姑布子卿替我相面,谓我有唐尧、皋繇、子产、大禹之相。我何德何才,敢与该些先贤相提并论?”

端木赐听孔子如此解释,顿时释然。

此时的姑布子卿,正走在回晋国的路上。此番他奉赵鞅之命,本有意邀请孔子赴晋,助赵氏家族一臂之力。

但当他见到孔子后,觉得孔子这样的儒门顶尖高手,卷入晋国内部权力斗争和列国争霸之战中,着实可惜。

孔子,应该属于全世界,而不应成为赵氏家臣!

更何况,姑布子卿此番见孔子,早就通过各种途径得知本欲赴晋的孔子至黄河而折返之事。原因很简单,因为孔子听说赵鞅杀伐过重,居然杀了贤大夫窦犨,这使孔子对赵鞅深深反感,故打消了入晋之念,转而赴宋、郑。

赵鞅杀了窦犨?

据说,窦犨是一位治政有方的贤材,也是赵氏家臣,为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赵鞅在晋国的地位越来越高,可以说此时已然是如日中天之时,赵鞅自然也有些洋洋得意。

前不久,赵鞅与众家臣喝酒聊天。

聊着聊着,赵鞅突然感叹道:“雀入于海为蛤,雉入于淮为蜃。连鼋鼍鱼鳖都能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只有人是冥顽不化的,这真是可悲!”

能征惯战的赵鞅居然开始讲人生哲理了,参与宴饮的家臣众人皆附和,一片马屁声起,赵鞅洋洋得意。

要知道,想当年,邯郸赵氏不尊赵鞅命令,赵鞅一怒之下杀了邯郸赵氏宗主赵午,终于使赵氏别宗邯郸赵氏愤而反叛。

赵鞅亲率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