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量高确实是没错,但这放在已经拥有国产3A大作的如今,首日的高销量,细究下来这销售额,一天半的时间里,销售额不到5个亿。
感觉还不如叶桓丘拍一部电影的首日票房高。
当然,其中分成是不同的,也不能直接类比。就是相比于亮眼的销量,这赚到的钱没有想象中的高。
这是对于围观的资本而言。
在舆论上也有一些网民提及此事,很快便有人抓住本质解答道:“低是正常的,华夏光魔公司那边不是说了就是回馈给玩家么,尽管大部分硬核玩家确实不好这口,不到40元的打折价格,如果是原价128元还有这个销量,那才是逆天了。但相对应的销量肯定没那么高,这是取舍的问题。”
作为首个吃螃蟹的公司,这样的销量和销售额的对比不太平衡。
但这并不是一无是处,待扣除了分成和税务,马上就能提现到账的钱,也有2亿多。
外界猜测《光影传说》的总成本不会很高,里边最贵的无非是铠甲、异能兽皮套,演员都不是特别知名的艺人,导演和团队方面支出想必也不会很高。
而这些就是表面上最为直观的游戏价值,但是潜藏在《光影传说》下面的,是一个巨大的IP。
召唤器、铠甲甚至是异能兽等等,都可以有周边,从虚拟的游戏产品,直接成为实体的周边商品,这里边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
现在舆论场上,真正玩过游戏,站出来发声的玩家群体,正在为昨日那帮大言不惭的‘权威’游戏媒体的评价而大发雷霆时,昨日的下风劣势,到了今天已经是扭转了局面。
深入玩到这款影游的网友们,深深的知道,这游戏卖出的价格不到某巴克一杯咖啡的价钱,但体验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游戏没有体验完。
咖啡带来的精神兴奋作用仅能维持几个小时,而这款游戏让他们从大年初一到初二,精神上久久不能平复。
资本只关注卖了多少份游戏、游戏的销售额,那帮游戏媒体也只关注游戏性是小儿科的问题,完全不能理解,真正深入体验了游戏之后,才发现“回馈”这两个字,不是只体现在游戏的售价上。
更在于游戏内容中,对于打游戏的玩家到底能有多友好了。
五套变身的铠甲召唤人,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喜好选择,每一套铠甲都可以说是平齐的,在主线内容上,给予它们各自的高光,几乎就是玩家玩哪副铠甲,它就是主角。
击败异能兽这类的展现的是力量,同时里边的养成和经营的元素足够丰富,而且跟你打出的最终结局也有不同。
纯爱路线的单女主安排,如果你不满意,还有支线的多女主,甚至于不想有女主也可以走孤狼路线。
可以说每步都踩在了玩这类游戏的心坎上,什么强对抗的积累,要的就是极致的数值碾压,以及成为超级英雄的爽感。
尤其是最后的帝皇铠甲的召唤,更是体验什么叫“天地皆同力”的畅快感。
现在《光影传说》的玩家社区里边,讨论的话题也从单纯的游戏攻略之外,延伸到了游戏剧情的讨论。
让一个享誉业界的金牌编剧,降维打击来到游戏圈设计一款游戏的剧情,即便有对于细节精益求精者,也找不出什么大的毛病。
也正因如此,游戏的口碑发酵,在玩家论坛群组里边,很多人自发的安利它。
“在很多游戏厂商不把男玩家当人看的时候,有一款游戏真的是从头到尾都为男玩家考虑,而且耗费金钱与时间,给带来这么一款重体验轻游戏的影游,我真的觉得哪怕你不适应这类游戏玩法,也真的应该买一份试试,毕竟你不发声,不砸钱,难道指望那帮游戏厂商自掏腰包圆男玩家梦想吗?当然不是割韭菜,也没有什么道德绑架强迫你买,就只是给大伙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