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王府阴犯(2 / 4)

泼刀行 张老西 4608 字 2个月前

建筑,按照国家祭祀,分为左祖右社。

左为太庙,祭祀祖先,右为社稷坛,承天门外广场为颁布诏书之地,五府六部官署对称分布于长安街两侧,除此之外还有皇家园林。

“内城”为官署与民居,东城多文职衙署,西城多武职机构,俗称“东文西武”。

此外内城有九门,作用各不相同。

比如“朝阳门”,乃漕粮入城门户,码头直通京杭大运河。“德胜门”为军队出征凯旋之门,“西直门”专供玉泉山御水入城,水质优于城内苦井。

至于外城,则是外围防御城郭,共有七门,乃寻常百姓栖居之地。

如此这般,形成“宫禁居中,层层拱卫”的格局,尽显帝都威严。

李衍乃是从永定门进入,甫一踏入外城,喧嚣的市井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味道,混杂着烤饼焦香、药材苦涩与骡马腥臊的气味。

李衍眉头微皱,忍不住揉了揉鼻子,目光瞥向城门内侧张贴的告示。

标题是《严禁番商勾结弥勒教等邪教蛊惑百姓事》

上面写着:钦奉圣谕:近查津门、通州等地,有红毛番商假托朝贡贸易,暗结弥勒教妖人,私贩福寿膏、设淫祀邪坛,蛊惑愚民,更有勾结倭寇、盐枭之辈,罪不容诛!

后面还列了众多禁令。

“一、禁勾结邪教,凡番商入港,须持市舶司勘合,由地方官验明货物、登记随行人员。敢有私设拜火坛、弥勒香堂,或与妖人往来者,主犯凌迟,从犯枭首,产业充公,知情不报之牙行、通事,同罪连坐…”

“二、禁私贩禁药,福寿膏乃外夷毒物,吸食者形销骨立,不事生产。自今日起,各海关严查番船夹带,查获即焚毁,贩售者无论华夷,皆以“谋害社稷”论处,主犯车裂,买家流三千里…”

一条条禁令,列举分明,且处罚严苛。

钤都察院印、五城兵马司印,皆是朱红墨迹未干。

原来是因为这个…

李衍看到后,顿时了然。

看来,津门码头被袭之事,彻底刺痛了朝廷。

民间律法严苛,朝堂之上的争斗,怕是更加凶猛。

让李衍安心的是,朝廷严禁福寿膏,此物或许难以再祸害神州。

但这也意味着,他暂时不便与严九龄相见。

这兄弟不管自己想不想,因为祖父的原因,已成开海派一面旗帜。

津门之事,让地方派抓住机会,大肆攻击开海派。

皇帝为了制约平衡,选择坐山观虎斗。

此时的严九龄,估计不好受。

若他现身,引得赵清虚做局,恐怕会害了严九龄。

还是要暗中探查。

但英王府,还如何混进去呢…

李衍一边沉思,一边沿着青石板街道前行。

大宣国运鼎盛,京城之繁华,在神州更是首屈一指。

两侧鳞次栉比的店铺招牌,几乎遮蔽了天光。

绸缎庄“瑞福祥”金字匾额下,伙计抖开一匹苏绣云锦,吸引过往客商…

隔壁药铺的铜碾子咕噜噜转着,穿葛布短打的学徒高喊“同心堂虎骨酒,祛湿驱寒喽!”

各种叫卖的声音,混着街上骡马声,此起彼伏,入眼尽是喧嚣。

李衍也不急着前往英王府,而是在城中随意闲逛。

他在京城,恐怕要待一段时间,越早熟悉越好。

毕竟已是久经江湖风霜的老客,外人只看到繁华,李衍却瞧出了更多。

那撂地卖艺的赤膊大汉,正在表演胸口碎大石。

通常来说,这些人都是江湖“挂子行”中的“点行”,又分“清挂子”和“挑将汉”。

“清挂子”单纯打把式卖艺,“挑将汉”则是兼卖野药,大力丸,虎骨